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12月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由中国并购公会主办的“2019(第十六届)中国并购年会”上对是否存在“国进民退”等观点发表了看法。 黄奇帆谈及,最近几年经常有人在讨论国进民退,或者民进国退,好像这几年的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是不是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得更快,挤占了民营经济的比重? “这都是误解,是没有基本概念产生的一个误解。”黄奇帆认为。 黄奇帆认为,这么多年,不管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级政府对支持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不遗余力的,是坚定不移的。事实上民营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重大的起着重大的推进的作用,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实际上不管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初的十年,以至于到现在,这个立场态度上始终是没有变化。 比如,广东省非公经济发展的很快,到2000年的时候,广东省的GDP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数据已经达到70%多的GDP,是外资和民营非公经济创造的。 而今天的广东省非公经济比重多少?也是70%多。 另外,浙江省的非公经济也是出了名的发展的快,到2000年之后就到71%,比广东省低一点,低两三个点。那么今天浙江省经过了十几年,20年后是不是就超过80%、90%?不是,也是70%多一点。 是不是能得到个结论:十几年下来,广东省怎么非公经济比重上不去了?以前数据增长的多,现在增长的不多,是不是现在思路变了?不想发展非公经济了? “答案是错了,不是这么回事。”黄奇帆表示。 黄奇帆称,如果以为非公经济的比重可以从70%多再涨到80%多涨到90%才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在美国都做不到。 黄奇帆表示,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到位,发展最快的几个地方,在80年代、90年代,非公经济迅速崛起,涨到占比GDP在70%左右。为什么这十几年涨不动了,是国进民退,还是为什么? “都不是,天花板到了!”黄奇帆称。 黄奇帆解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20%左右的国有经济是固化的,美国如此,德国如此、中国如此,新加坡如此,所有国家都如此。中国在坚定不移推进两种所有制并存、一起发展过程中,绝不可能搞到公有制的企业比重连20%都没有,只剩下政府永远会有税收、永远会有个20%,还有80%都变成了非公经济,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合理的,也不应该的。 最后,黄奇帆认为,非公经济的步伐最重要的已经不在规模上把他扩大到80%、90%,而是在结构上,债务结构上、资产结构上把效益和质量搞上去。非公经济在国际竞争力上、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竞争上,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上,民营企业要崭露头角,要发挥作用,要做强,而不在于进一步做大,大已经够大了。 ![]()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 中房商学院 原创,本文地址: |
众所周知,在中国内地所有城市中,上海购物中心数量最多,竞争也最...
楼市的变化牵动人心,每一步细微的调整都与房价直接相产,都与老百...
赵燕菁,1984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84-2004,中国城市规划设...
8月29日,以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拥抱大资管新时代...
在2019中国(重庆)智能建造暨建筑业大数据应用高端论坛上,吴志强...
摘要:郭广昌在提案中例举调研秦巴山片区扶贫任务最大的安康市情况...
3月29日,在博鳌论坛2019年年会分论坛——楼市30年上,远大科技集团...
摘要:房地产私募基金曾一度充当了中小房企的“救命稻草”。然而,...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
摘要:中国财富网讯(衣韵潼)近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接...
梁春晓:大数据时代的地产游戏法则 近几年双11的巨量交易额...